开放崛起新征程丨常德泵车热销“一带一路”
- This topic has 0 則回覆, 1 個參與人, and was last updated 5 years, 11 months ago by
fellow-sy.
-
作者文章
-
2019-04-01 上午 11:00 #907
开放崛起新征程丨常德泵车热销“一带一路”,永州杏鲍菇端上西班牙餐桌……这些开放“潮声”值得关注!
湖南投资促进 3天前
点击上方“湖南投资促进”可以订阅哦!
三湘四水风帆劲,开放崛起新征程。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开幕已进入百日倒计时,2019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洽谈周开幕在即,为给这两场即将启幕的“经贸大戏”营造浓厚的氛围,进一步推动开放崛起战略向纵深实施,加快开放强省建设步伐,26日起推出“开放崛起新征程”系列采访报道,倾听春天里三湘大地澎湃的开放潮声。26日-27日,“开放崛起新征程”专题采访活动记者来到常德、永州、娄底等地实地采访,聆听湖南开放“足音”,一起来看。
常德泵车热销“一带一路”
3月26日,记者随“开放崛起新征程”采访团来到位于常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湖南响箭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外,停放着1台上个月下线的4轴58米的混凝土泵车。响箭重工董事长阎军介绍,这台自主研发的泵车出厂仅1个月,便接到了近2亿元的订单,不少订单来自缅甸、越南等“一带一路”国家。
据了解,该泵车是目前国内车身重量合格的4轴混凝土泵车中臂展长度最长的,可满足更高规格的桥梁等建筑物施工需求。
为满足供不应求的泵车订单,响箭重工占地23亩的2期厂房,将建设自动化装配线,今年6月可投产;3期厂房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凭借优势产品和产能不断扩大,常德生产的泵车已有底气冲击国际市场。未来3年,企业的出口额预计可达10亿元。
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响箭重工的混凝土泵车还出口到墨西哥、新西兰等国家。今年5月,响箭重工将借助“家门口”的国际工程机械展会平台,以800平方米的面积,参加2019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全面展示企业的最新产品,寻找更多的国际客户。
永州产瓶栽杏鲍菇“走”上了西班牙餐桌
如果你在泰国逛BIGC超市,发现杏鲍菇来自永州,千万别惊讶,对“菇菇”们来说,让湖南人在海外“他乡遇故知”,早就是“常规操作”。3月27日,“开放崛起新征程”专题采访活动走进永州果秀食品产业园,且看宇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杏鲍菇们,如何远渡重洋,征战海外。
走进宇秀生物,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不是想象中的种植场地,而是一大堆排列整齐的瓶瓶罐罐,据宇秀公司副总经理陈盛介绍,这些瓶子可不简单,在杏鲍菇栽培的过程中,装瓶、灭菌、接种……样样离不开它,实际上,这些瓶子,就是杏鲍菇的“栽培基地”,相比国内普遍采用的袋栽方式,有助于提高产量并缩短种植周期。
将栽培原料装好瓶后,就进入了高温高压灭菌环节。“灭菌温度有126℃。”之后进入净化车间。陈盛表示,“杏鲍菇的接种车间对卫生要求非常高,比医院手术室还严格,还要经过三道净化门。”
接种好的瓶子进入培养房后,瓶子里的种子就开始“放飞自我”生长,经过30天左右,菌丝培育成熟,瓶身会变成白色,再经过搔菌、培育等多个流程,一株杏鲍菇堪堪成就,整套流程下来,陈盛表示,“就像在养一个孩子” 。
2015年,果秀旗下宇秀公司建成杏鲍菇瓶栽自动化生产线,据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介绍,现在食用菌工厂每日可产杏鲍菇10万瓶,每日出菇约20吨。这些杏鲍菇出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国际贸易是我们的强项,杏鲍菇2018年出口销售额有1000多万美元。”
谈起规划,阳国秀信心满满,“我们生产的杏鲍菇可以生吃的,新鲜、爽脆、口感好,欧洲的客商对杏鲍菇评价非常高。”未来,借助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 阳国秀表示,“要解决工厂自动化、智能化的问题”,让永州杏鲍菇的漂洋过海之旅,走得更远,再远些。
“把招商引资当成‘牛鼻子工程’”
“2019年,常德将推动形成‘对接北上广、打通粤港澳、联通东南亚’的全面开放新格局。”3月26日,常德市副市长杨成英在接受“开放崛起新征程”采访团采访时说,“要把招商引资当成‘牛鼻子工程’,推进常德开放性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常德实现进出口总额过百亿元人民币,增长34%;实际利用外资近13亿美元,增长16%以上。数据增长的背后,跟常德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开放崛起突破口的做法密不可分。
杨成英介绍,常德在积极组织和参加湖南(欧洲)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招商活动的同时,创新招商方式,在北京中关村设立常德科创未来智造中心,已有13家企业入驻;开展产业基金招商,建立了柳叶湖清科基金小镇,签约入驻52家基金和基金管理机构,基金总额达193亿元;推动全市11个工业园区与17个沿海发达园区和异地常德商会达成友好合作联盟,去年共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97个。
“今年,常德将突出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北京、上海、深圳3个产业招商服务中心,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0个,其中500强投资项目20个。”杨成英说。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杨成英告诉记者,常德计划吸引200多名战略投资者来常投资,重点推介发布智能制造、文旅康养、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40多个优质项目,并将有50多个重大招商项目签约落地。
让更多“娄字号”走进非洲
越来越多的湖南企业,将目光投向商机无限的非洲大陆。今年6月,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在我省举办。3月26日,娄底市副市长赵应良在接受“开放崛起新征程”采访团采访时表示,娄底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与非洲的合作。
“娄底与非洲资源优势互补,走向非洲大有可为。”赵应良说,农机、矿机、电子陶瓷是娄底的优势产业,也是非洲各国基础建设急需产业。目前,娄底双峰农友农机、劲松农机远销非洲。娄底连续多年举行“湘博会”,每一届“湘博会”都有上百名来自非洲的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参展观展。
近年来,娄底市加快对接非洲,让“娄字号”走向非洲。娄底威嘉生物生产的青蒿素,大量出口到非洲,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被誉为“东方神药”,造福了一大批疟疾患者。湘江电力集团在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加纳等多个非洲国家承揽了众多电力工程。
2018年,娄底同非洲的进出口总额23693万美元,同比增长28.2%;2019年1至2月累计进出口总额3490万美元。截至今年2月,娄底境外投资企业累计在非洲投资合同额400万美元,境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2亿元人民币。
赵应良说,娄底将继续大力建设海关、口岸、保税区等基本平台,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让更多“娄字号”走进非洲
-
作者文章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